隨著12年前一個國際公認的慢性腎臟疾病(CKD)定義和分層標準的發(fā)布,一系列圍繞CKD的鑒別、影響疾病進展的風險因素以及影響疾病預后的重要因素等熱點的研究不斷開展。而關于CKD定義標準,以及老齡化對于CKD及其預后影響的討論也從未停止。
NICE根據(jù)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的指南和大型觀察研究的預后數(shù)據(jù),對之前的CKD分層建議進行了修訂,并認為有必要對存在不良預后風險的CKD患者進行進一步鑒別。
NICE指南覆蓋了CKD管理相關的關鍵領域——包括GFR監(jiān)控的頻次、CKD的進展、急性腎損傷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阻斷等方面。
2014年7月《英國醫(yī)學雜志》(BMJ)發(fā)布綜述總結了NICE新版指南中的最新建議,具體內(nèi)容如下。
CKD確診
√ 對于CKD的診斷,應用CKD-EPI肌酐公式來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并強調(diào)實驗室應標準化血肌酐的檢測方法(新推薦)。
√ 以下人群考慮使用eGF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作為初始診斷確診或排除CKD(新推薦):基于肌酐的GFR為45-59ml/min/1.73m2,持續(xù)至少90天,且無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ACR<3 mg/mmol)或無其他腎病標志物者。
√ 在檢測和確定蛋白尿時,對于低水平蛋白尿,ACR 的敏感性更高,優(yōu)于總蛋白/肌酐比值;對于高水平尿蛋白(ACR≥70mg/mmol)的定量和監(jiān)測,可以應用總蛋白/肌酐比值。推薦在糖尿病人群中使用ACR(推薦更新)。
√ 對于具有糖尿病、高血壓、急性腎損傷和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的CKD人群,應用肌酐-GFR和ACR進行檢測。
CKD分期與監(jiān)測
新指南借鑒2013年KDIGO指南關于CKD的分期,即根據(jù)GFR及尿ACR不同程度進行分期(見圖1),強調(diào)隨GFR和ACR進展,CKD患者不良事件風險漸增。??
新指南建議根據(jù)CKD分期進行不同頻率的GFR監(jiān)測(見圖2),同時強調(diào)在急性腎衰發(fā)生至少 2-3 年后,應監(jiān)控患者CK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即使血清肌酐水平已經(jīng)回到基線水平。
CKD進展定義
CKD加速進展定義為1年內(nèi)GFR持續(xù)降低≥25%或GFR分期進展,或者每年GFR持續(xù)下降15ml/min/1.73m2。
腎臟超聲指征
對以下CKD患者進行腎臟超聲檢查:CKD進展加劇、有肉眼可見或持續(xù)存在的肉眼不可見血尿、有尿路梗阻癥狀、具有多囊腎病家族史且年齡大于20歲等。
藥物治療
√ 抗壓藥的選擇和血壓控制:為符合條件的CKD患者提供一種低成本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拮抗劑;對CKD患者,不要聯(lián)合提供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拮抗劑;對于CKD伴有高血壓和ACR小于30mg/mmol(分層A1和A2)的患者,如果沒有糖尿病,遵循NICE高血壓臨床指南127中的治療建議;對于CKD患者,要將收縮壓控制在140mmHg以下(目標范圍120-139mmHg),舒張壓在90mmHg以下;對于CKD伴有糖尿病并且ACR大于70mg/mmol(分層為A3)的患者,要將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目標范圍120-129mmHg),舒張壓在80mmHg以下。
√ 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藥物:為CKD患者提供抗血小板藥物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防御,但應該注意出血風險。
二、頑固性高血壓增心血管病和終末期腎病風險 高曉方 譯 來源: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網(wǎng)??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顯著頑固性高血壓(aTRH)可升高心血管疾病和終末期腎病風險。論文8月4日在線發(fā)表于《高血壓》(Hypertension)。
此項研究從14684例接受降壓治療的受試者中確定了1870例aTRH患者,并評估了aTRH與冠心病、卒中、全因死亡、心衰、外周動脈疾病和終末期腎病的相關性。應用利尿劑并非aTRH所必需。
結果顯示,與無aTRH的受試者相比,aTRH患者的冠心病、卒中、全因死亡、心衰、外周動脈疾病和終末期腎病的多變量校正危險比(HR)分別為1.44、1.57、1.30、1.88、1.23和1.95。aTRH與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綜合轉(zhuǎn)歸(HR 1.47和1.46)亦有相關性。
(來源: 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 BMJ 2014 Jul 24;349:g4507)